影视内容一直是网络用户在线消费的重要品类。很多多才多艺的短视频创作者通过对影视内容的二次创作,精准地满足了用户需求,获得了流量和好评。
同时,一些二次创作的作品也引起了版权方的争议。短视频创作者在原作基础上进行创作、剪辑,形成新的短视频作品,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虽然部分作品在特定情况下是“合理使用”,但也有不少作品因未经版权方许可而被认定为侵权。
2021年来,在几十家影视公司和行业协会的联合声明和倡议下,短视频的二次创作引发了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的重视。
一方面是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另一方面是日趋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很多擅长二次创作的短视频创作者,因此畏手畏脚,唯恐稍有不慎碰触红线。
破解二次创作的版权困局,不能仅靠二次创作者的谨慎和回避,更需要原创作者、二次创作者、版权方、平台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合作,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实现利益共赢。
7月19日,抖音宣布与爱奇艺达成合作,双方将围绕长视频内容的二次创作与推广展开探索。爱奇艺将向抖音集团授权其内容资产中拥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及转授权的长视频内容,包括将“迷雾剧场”在内的诸多优质剧目,用于短视频创作。
此举意味着,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等平台用户将来都可以对以上内容进行二次创作。双方对解说、混剪等短视频二次创作形态做了具体约定,共同推动长视频内容知识产权的规范使用。
这次合作是推动影视内容知识产权使用规范化的重要一步,不仅能够实现长短视频平台的共赢,也给二次创作者明确了创作边界。
经过授权的版权作品,将为二次创作者提供更大的创作空间与灵感,使他们放下思想包袱,大胆施展才华,赋予长视频更多的艺术价值、时代内涵。
二次创作不仅让创作者和网络平台用户收益,也为影视作品的原创者和版权方提供了更大传播“剧场”,在影视作品的宣发推广方面起到显著作用。
在此之前,抖音与搜狐,快手与乐视都在不断探索长短视频通过合作达成规范的新模式。目前,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开设账号、征集投稿已经成为新上映电影、电视节目的标配,不少老片也通过短视频重新走进观众的视野。
“思路一变天地宽”,一度走到“夹缝”中的二次创作因为各方的频频合作,正在开启更加丰富多彩的创作空间。事实证明,长短视频不是非此即彼、有你无我的对立,合作破解困局是必由之路,也是必赢之路。
长视频第一平台爱奇艺和抖音的牵手合作,彰显了开放、共享、创新的互联网精神和开阔的企业视野。满足用户需求、顺应时代趋势的类似合作,还可以再多一些。
作者:曹明
来稿邮箱:qilupinglu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