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考研的分数开始陆续公布了,经过一年多的辛苦备考,不知道看到自己的成绩是否满意。成绩出来后,但分数线迟迟没有公布,大家悬着的心也迟迟没有放下来。
高于分数线才有参加复试的机会,能够进入复试至少有了一半的成功几率。
考研的分数线不是一个分数,有国家的分数线、自主划线以及复试线。国家分数线是考研同意调剂时的分数线,而复试线是需要进入复试的前提。
也有同学会和去年的分数线做对比,实际并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即便是同一个学校的同一个专业,也会因为报考人数、招生人数以及试卷的难易程度不同而不同。
查看排名有的学校会直接公布,但也有院校不公布,就需要学生自己分析评估。
有评估的工具可以用:信息时代各种小程序都很方便,考研之后可以借助这些工具进行评估排名。
打电话咨询或群聊天了解:除了各种工具还有对招生单位进行电话咨询,直接询问排名,准确又快速。
对试卷难易程度进行评估:考生参加完考试就会对试卷的难易程度有个了解,对比平时做过的去年的考试真题,自然就知道今年的试卷难度。
与往届学长学姐沟通:笔试环节主要靠的是自己对知识的累计和运用,而复试和笔试不同,需要更多临场发挥。而往年的复试经验也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准备复试使用的书:有的学校会提前告知复试需要的书,考生需要做的是早点准备好,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学习。
如果学校没有公布,那么很大程度上复试的书籍和笔试的书籍内容相近,可以在笔试结束后把专业课内容再看几次。
笔试结束了并不代表书就可以不看了,复试还是要围绕专业内容进行提问的。
毕业论文的准备:通过毕业论文的内容,可以让导师了解你在学术研究上的潜力,基本上所有的复试环节,老师都会提到论文问题。
对自己的去留也是有重要作用的。如果是应届毕业生可以趁着假期完成论文的初稿,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考研复习上。
在导师面前不要班门弄斧,这样只会让导师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相反表现的诚实、谦虚好学,反而会给导师留下好印象。
面试除了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也是考察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面试的时候有自己的逻辑思维,不被导师的问题牵着走,可以适当的掌握主动权,特别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更要全面展现自己的能力,给自己的复试加分。
个人观点:知道自己的笔试分数后,虽然可以借助一些外力来评估自己是否可以顺利进入复试,但最终的结果只是参考。可以在分数线没公布之前做好复试的准备,一旦通过可以有更充足的准备应对复试。
今日话题:考研笔试分数公布,你的担心有哪些?